张家口

当前选择:张家口

当前位置: 学大教育 > 张家口资讯 > 基础教育指南 >课外必看

【严先生祠堂记】原文翻译与赏析
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7-07-21 15:35:56

大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多接触古诗文,这样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,从而使自己更具内涵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【严先生祠堂记】原文翻译与赏析,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这篇赏析。

原文:

先生,汉光武之故人也。相尚以道。及帝握《赤符》,乘六龙,得圣人之时,臣妾亿兆,天下孰加焉?惟先生以节高之。既而动星象,归江湖,得圣人之清。泥涂轩冕,天下孰加焉?惟光武以礼下之。

在《蛊》之上九,众方有为,而独“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”,先生以之。在《屯》之初九,阳德方亨,而能“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”,光武以之。盖先生之心,出乎日月之上;光武之量,包乎天地之外。微先生,不能成光武之大,微光武,岂能遂先生之高哉?而使贪夫廉,懦夫立,是大有功于名教也。

仲淹来守是邦,始构堂而奠焉,乃复为其后者四家,以奉祠事。又从而歌曰∶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!”

翻译:

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,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。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《赤伏符》,乘驾着六龙的阳气,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。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,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?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。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,后来又归隐江湖,回到富春江畔隐居,清操自守,鄙弃禄位,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。先生视官爵为泥土,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?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。

在《盅》卦的“上九”爻(yao)辞中说,“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,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,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。”先生正是这样做的。在《屯》卦的:“初九”爻辞中说,阳气(帝德)正开始亨通,因而能够显示“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,深得民心。”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。可以说先生的品质,比日月还高;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。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;如果不是光武帝,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?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,胆怯的人勇敢起来,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。

我到这个州任职后,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,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,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。从而又作了一首歌:

云雾缭绕的高山,郁郁苍苍,大江的水浩浩荡荡,先生的品德啊,比高山还高,比长江还长。

赏析:

严光,字子陵,东汉初年会稽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他早年曾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。刘秀作了皇帝之后,召他到京都洛阳,授以谏议大夫之职,他拒不受官,改名埋姓,到富春山钓耕隐居。后人称他所居游处为严陵山、严陵濑或严陵钓坛。《后汉书·隐逸传》中载其事迹。

范仲淹当时作官的严州,正是严光当年隐居的故地。为旌表严先生的高洁操守,以垂教于后世,他为严先生构筑祠堂来祭奠他。本文就是为祠堂落成写的一篇记文。

文章短小精悍,仅二百多字。主题明确,议论充分,节奏明快,感情充沛。它虽不似作者自己写的《岳阳楼记》那样浩瀚雄浑,也不似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那般纤巧明丽。但却以诚挚质朴的情愫,使人为之感动。

文章一开始交待出“先生,光武之故人也”。仅八个字,便把两个人物及他们间的关系简单明确地告诉读者。“相尚以道”仅仅四字,开宗明义,点明主题,并以此统领全篇,可谓惜墨如金之至。

“道”作为士大夫阶层的品格操守以及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,长期为人们所称道和推崇。下面作者以鲜明的节奏,紧扣“相尚以道”的主题,分三层逐次展开论述。作者把严子陵与光武帝两两对照、相互映衬,在突出严子陵的同时,使“相尚以道”的主题得以深化。

“及帝握赤符, 乘六龙, 得圣人之时, 臣妾亿兆, 天下孰加焉?”“既而动星象, 归江湖, 得圣人之清, 泥涂轩冕, 天下孰加焉?”两句问话, 道出严子陵、光武天下无人可比的两种性格: 光武是君临天下, 统治万民的一国之尊, 严子陵则是放浪不羁, 藐视权贵的一介寒儒。然而子陵之于光武能“以节高之”, 表现了自己不事权贵的高尚操守; 光武之于严子陵, 亦可“以礼下之”, 表现了一个开国之君礼贤下士的博大胸怀。这是他们“相尚以道”的具体体现。文章至此为本段的第一层。

这里的两个反问句, 勾勒出了两个性格、地位迥异的人物形象。《后汉书·光武记》 中记载, 建武元年“光武先在长安时, 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符曰:‘刘秀发兵捕不道, 囚夷云集龙斗野, 囚七之际火为主。’”光武得符, 后果登帝位。其“乘六龙”,“臣妾亿兆”是何等宣赫。相传地上的要人在天上都有与之相应的星宿。据说, 严子陵与光武共卧, 子陵将脚放在光武腹上。次日, 太史奏有客星犯帝座甚急, 以为不祥, 光武却笑着说:“我不过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而已。”以后严子陵归隐江湖,“泥涂轩冕”, 这又是何等清高。“相尚以道”正是对他们二人关系的高度概括。

下面作者以《易》上的爻辞, 为二人的交往找到理论依据, 对他们各自的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严子陵能在“众方有为”之际, 在众人奔走钻营的情况下,“而独‘不事王侯, 高尚其事’”; 光武帝则能以“阳德方亨”的得意时刻, 不逞骄奢、虚怀若谷,“以贵下贱, 大得民也”。这对一个封建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, 实为难能可贵。此为第二层。

在对事实和理论加以阐释之后, 作者直接发表议论“盖先生之心, 出乎日月之上; 光武之量, 包乎天地之外。微先生, 不能成光武之大; 微光武, 岂能遂先生之高哉?”两两对照, 犹如工整匀称的对仗句式, 音韵铿锵, 使二人“相尚以道”的关系在优美的文字之间得以升华。至此为本段的第三层。

逐层论述之后, 总论一句:“而使贪夫廉, 懦夫立, 是大有功于名教也。”指出严子陵与光武帝的交谊对世人的教益和影响, 可以使贪者廉, 弱者强, 这是有很大教化作用的。

至此, 不仅将严先生的为人品格, 及他与光武“相尚以道”的交谊写足。同时, 所以“构堂而奠焉”的初衷也如水到渠成一般, 尽在其中。

文章以歌颂严子陵人品的歌辞作结:“云山苍苍, 江水泱泱; 先生之风, 山高水长。”作者把读者的视线, 从祠堂引向无限广大的天地之间。严先生的高风亮节, 飘于苍莽云山之间, 荡乎浩浩江水之上, 世代相传, 与高山流水长在。开阔的意境, 深远的旨趣, 隽智的文字, 使读者在怀念先生之风的同时, 产生无尽的联想。全文从介绍严子陵的身份起笔, 以赞颂子陵的高风亮节收束, 整个文章前后遥相呼应, 一气呵成, 气势不凡, 别有一番神韵。

作品行文质朴,不事雕琢,犹如严先生拙朴的人品;文字明白晓畅,但并非枯燥无味,这又如严先生含蓄深沉的性格。外部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。

范仲淹生活的北宋王朝,内忧外患日趋严重,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。他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人生目标自警。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,他于庆历年间主持变法,不久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;又因议论朝政,屡遭谪贬,一生郁郁不得志。这篇《严先生祠堂记》通过对严子陵、汉光武帝之间“相尚以道”的交谊的赞颂,表现了他对明君贤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,同时透出政治上失意之人的淡淡惆怅。

在《原道》中,韩愈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对儒道的理解:“博爱之谓仁,行而宜之之为义,由是而之焉之谓道,足乎己、无待于外之谓德。仁与义为定名,道与德为虚位。”以此为据,他批评了道家舍仁义而空谈道德的“道德”观。他回顾了先秦以来杨墨、佛老等异端思想侵害儒道,使仁义道德之说趋于混乱的历史,对儒道衰坏、佛老横行的现实深表忧虑。文章以上古以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为证,表彰了圣人及其开创的儒道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功绩,论证了儒家社会伦理学说的历史合理性,并以儒家正心诚意、修身齐家、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对比,批评了佛老二家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心性修养论的自私和悖理,揭示了它们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纲常伦理的破坏作用,提出了“人其人,火其书,庐其居,明先王之道以道之,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”的具体措施。

《原道》最引人注目之处,在于提出了一个“道统”的授受体系。韩愈在重申了儒家的社会伦理学说后,总结说:“斯道也,何道也? 曰:斯吾所谓道也,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。尧以是传之舜,舜以是传之禹,禹以是传之汤,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,文武周公传之孔子,孔子传之孟轲。轲之死,不得其传焉。”宋儒所乐道的“道统”的形态即由此而来。关于韩愈的“道统”说,《原道》最直接的打击对象是佛老,韩愈所要诛的“民”,也是士农工贾四民之外的佛老二民,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。《原道》的指责显然是不合适的。韩愈从国计民生的角度指责佛老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,这种基于现实功利的批判无疑是有力的。唐代的僧道不纳赋税,不服徭役,所以逃丁避罪者,并集于寺观,“至武宗会昌灭佛时,官度僧尼已达二十六万多人”。

《原道》强调“君君臣臣”的等级秩序,还隐隐地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个强大的对手,藩镇。对于这一点,陈寅恪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已经揭示。他认为,韩愈在文章中屡申“夷夏之大防”,其中实包含着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的深忧,因为安史是“西胡杂种,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的汉人”。此说虽有理,似略显迂。相比之下,倒是蒋凡先生之说更为显明。《原道》中说:“臣者,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,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。则诛。”藩镇割据之地,朝廷政令不行,租赋不入,这样的乱臣贼子,正在可诛之列。只是由于当时藩镇势力正炽,才不得已以曲笔加以诛伐《原道》之作,实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的用心。

【严先生祠堂记】原文翻译与赏析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,古诗文赏析需要一定的技巧,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上面的内容积累古诗文赏析的经验,从而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。

相关推荐
热点资讯
热门话题